首页

踩踏免费视频免费社区

时间:2025-05-29 16:21:30 作者: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小树苗” 浏览量:59935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要到了,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贺信中,他向广大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并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多次深入中小学校考察调研、与少年儿童代表座谈、给小学生回信等,表达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期望,与孩子们亲切互动,留下了很多温暖瞬间。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

  “记得入队时心怦怦跳,很激动。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时,回想起自己当年入队时的情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是一种荣誉。”总书记说,“我在你们脸上看到了希望,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少先队要“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总书记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寄语“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2016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同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总书记的关怀如暖阳,洒进孩子们心里。

  这次在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2025年5月27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要培养的首先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北京永定河畔,绿意盎然。

  今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少先队员们一起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绿色的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几乎都有少年儿童的身影。“从小就给它扶正了”“我们共同给树苗浇水,实际上也在为你们浇水”“你们就像小树苗一样,祝你们茁壮成长”……总书记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沁润着“小树苗”们的心田。

△202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总书记同少先队员一起给刚栽下的树苗浇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孩子们的“体”“劳”发展问题。

  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提高人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黄金期。在总书记心中,这个阶段,孩子们“长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他多次强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性。

  2020年4月,陕西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看到戴眼镜的孩子比较少,他欣慰地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考察。篮球场上学生们正在打篮球、跳绳,上体育课。总书记指出,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在育英学校,总书记还来到学生开展农业种植活动的实践场所——学生农场。孩子们拿着水桶、铲子、耙子、毛笔,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

  一句句亲切的叮咛,深情寄望一株株“小树苗”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2025年2月25日,贵州贵阳,一名学生在大课间滚铁环。

  “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洛阳之南,两山对望,伊水中流。“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游人如织。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游客们见到总书记,十分欣喜,纷纷向总书记问好。

  人群之中,来看“课本里古迹”的孩子们,笑容天真可爱。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寄语:“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时,同游客亲切交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也是少年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勉励孩子们:“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

  在北京,总书记倾听学生们伴着古筝乐曲朗诵《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肯定他们有激情、有气势,希望他们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

  在香港,他称赞演唱粤剧的小朋友“年纪虽小,但演唱很到位”,并勉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看到孩子们就看到了希望。”

  在海南,他为跟着奶奶学织锦的7岁男孩“长大后的梦想”点赞:“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孩子们知识的积累,强调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启智、心灵的培养,不能丢掉对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他对孩子们说,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2025年4月16日,甘肃兰州,学生们在图书馆上阅读课。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谆谆教诲、殷殷期盼,总书记的温暖话语激励着广大少年儿童如小树苗般茁壮成长,努力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径

3日,两国元首在会见中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表示,这是新定位也是新起点。双方要继续相互支持,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永定区洪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抢抓稻谷收割后的空档期,迅速种植烤烟、油菜、蔬菜等经济农作物,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让“冬闲田”变成群众的“增收田”。(完)

2024华语辩论世界杯闭幕

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第二天,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举行会谈,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尼泊尔总理奥利时,都谈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欢迎阿伯丁市同中国城市加强交往

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围绕重复使用技术涉及的总体、控制、材料、动力等前沿问题展开交流,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共谋未来发展。论坛还举办了企业沙龙,相关企业代表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题分享交流经验。(完)

曹志强任湖南省副省长

相关资讯
辽宁检察机关依法对吴灿奇决定逮捕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赛道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新设施、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新业态。新设施,即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涉及数据的计算能力、传输能力和储存能力,主要包括国家文化专网、文化算力网络设施、文化创新平台等。新技术,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功能强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由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形成的有机体,类似一个人体结构的智能体。新装备,主要指文化和科技融合在用户终端方面打造的新型装备。例如,具身智能装备、可穿戴智能装备、车载音视频装备、高端文旅装备、3D打印机等。在数智时代,除前端基础设施外,用户终端装备的制造越来越成为衡量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效的重要标尺。新场景,最具代表性的是元宇宙场景,涵盖文旅、教育、医疗等多领域。这些新场景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互动空间,让人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获得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即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仅新产业而言,包括音视频、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产业迅猛发展。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